铃木电梯-凯发官网入口

塑造电梯监管“深圳标准”

作者:品牌推广部来源:中国国际电梯展览会 日期:2015-11-26

  随着城市高楼越来越多,我们已经进入全民电梯时代。深圳针对电梯维保单位出台专门的法规,为其他地方提供了制度标杆。

  11月25日,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出台《深圳市电梯维保单位违章记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,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。据称,该条例为国内首个具有法规约束力的特种设备记分监管办法。《办法》以一年为周期对深圳电梯维保单位26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记分。电梯维保违章记满12分,半年不得受理新业务。(详见a07版)

  作为国内首个具有法规约束力的特种设备记分监管办法,《办法》的出台无疑极具导向价值。以电梯维保单位为治理对象,可谓切中要害。“电梯三分靠质量,七分靠安装和维保。”权威调查显示,电梯制造质量问题占16%,安装问题占24%,而保养和使用问题高达60%。如果电梯维保单位疏于职责,质量再过硬的电梯也有安全之虞。

  《办法》最引人注目的亮点,当是计分制。被记满12分,电梯维保单位将在一定时间内失去受理新业务的机会,这与交通违法累计扣到12分,驾照将被扣留的逻辑极其相似。电梯一旦出事故,人命关天,兹事体大不可小觑。对其监管依法、依规从严,并非故意刁难,而是以生命的名义,使电梯维保单位更有责任意识,真正做到守土尽责。

  据统计,深圳市电梯保有量位居全国第三,设备快速增长和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,一些关键问题有待进一步理清:一方面,深圳电梯维保单位近300家,数量众多,谁来监督它们履职,确保不留盲区?另一方面,发现问题如何认定,如何计分?在计分问题上,应立于足够透明和公正,既不能无节制放纵,也不能惯于罚酒三杯,同时也应该给予电梯维保单位申诉机会。

  化解上述疑问,离不了监管力量的发展与壮大。如果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的状况不能及时改变,现有的监管人员纵有三头六臂,也难以顾及所有的电梯维保单位。在充实监管力量的同时,还应该动用住户参与监督。谁最关心电梯安全?未必是电梯维保单位,也未必是监管力量,只能是使用电梯的住户,为此,住户应最有动力参与监管。创建开放而有效的监督平台,便于住户监督。确保这一平台时刻保持高效,才能更加激发住户的监督热情。

  当然,一部电梯的良性运转,不能全都维系于维保单位的身上。有些电梯先天残疾,带病上岗,谁采购的就应该谁负责。按照我国《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》,电梯维保单位按照合同,受物业公司的委托对电梯进行15天一次的维保。如果维保单位不自觉,物业公司就不能置若罔闻。此外,当前电梯维保价格陷入恶性竞争的怪圈,如果不适当提高价格,维保单位就难免偷工减料,敷衍塞责。

  据不完全统计,我国电梯保有量已经超过300万台,每天有超过2亿人乘坐电梯。可以说,随着高楼越来越多,商场越建越多,我们已经进入全民电梯时代。深圳针对电梯维保单位出台专门的法规,为其他地方提供了制度标杆。电梯“吃人”事件时有发生,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噩耗。电梯上上下下,乘客心里往往七上八下。让乘客免于恐惧,多一些安全感,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健全法律,并让法律贴地而行。

所属类别: 行业新闻

该资讯的关键词为:

网站地图